经中国水泥协会初步核实,2012年水泥行业新增生产线达125条,新增熟料产能1.6亿吨,进一步加剧了水泥行业产能过剩。在供大于求的重压下,2012年水泥行业利润总额较上年下降近50%。
据中国水泥协会初步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水泥行业利润总额为560亿元左右,较2011年下降了近50%。
这一数据乍听有些出人意料。笔者记得,中国水泥协会荣誉会长雷前治在去年年初解读中经水泥产业景气指数报告时曾表示,2011年水泥行业总利润突破1000亿元大关,主要得益于行业在注重企业技术结构调整的同时,较早地开始了行业内的战略重组,使得生产集中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所致。那么2012年的利润总额减半对于水泥行业来说意味着什么?主要原因又是什么?
据中国水泥协会秘书长孔祥忠介绍,相对于2011年水泥行业的效益猛增,2012年市场需求平淡,行业整体运行呈现平稳态势,没有出现太大起伏。早在2012年初,行业专家就曾预测,全年利润维持2011年的高增长水平不太现实。最终行业利润近乎减半的结果,甚至好于预期的利润下降60%。相比同样面临产能全局性过剩的钢铁、煤炭等产业,水泥行业利润下降幅度并不算严重。
仔细分析,利润减半的根子还是出在产能过剩上。2011年水泥行业取得高利润除了靠行业自身努力外,还受益于当年投资热潮的强劲拉动。面对高收益,盲目投资现象随即出现,引发行业内较多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扰乱了市场秩序,打破供需关系平衡。
当前,水泥产能过剩压力并未有明显缓解。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水泥企业水泥产量18180万吨,同比增长5.4%;2012年全年规模以上水泥企业水泥产量达21.84亿吨,同比增长7.4%。此外,经中国水泥协会初步核实,2012年水泥行业新增生产线达125条,新增熟料产能1.6亿吨,进一步加剧了水泥行业产能过剩。
因此,在市场需求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顶着产能过剩的巨大压力,面对2012年年末新投线产能的集中释放,水泥行业利润总额减半是正常合理的。同时,水泥行业依然实现全年560亿元左右的利润额,也体现了业内大企业集团在行业协同方面发挥的作用。
据了解,面对市场需求放缓的情况,大企业集团充分发挥行业带动作用,重视控制产量,及时按需调整。2012年地方水泥协会连同水泥企业协同限产的次数远远多于前几年,限产涉及区域也较多,尽量控制对市场造成供给压力。虽然在2012年7月份,行业运行处于低谷,大部分企业盈利状况不佳甚至出现亏损,但基于协同效应,稍有投资拉动行业便有了起色。与其他产能过剩行业相比,大企业集团在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和行业利益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是2012年水泥行业发展中突出的亮点。
随着高增长、高利润时代的远去,水泥行业应进一步认清形势,摒弃粗放发展的模式,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面对产能过剩,水泥业当务之急是进一步加强重组整合,推进行业协同。去年的情况给了水泥企业一个重要启示,并非产得越多、卖得越多,就能发展得越好。只有在供需较为平衡的前提下,稳定产品价格,维持合理回报,才能实现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着力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更好发挥大企业引领作用,应是今年水泥行业打赢利润保卫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