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
水泥行业:市场回暖前景好 产能过剩待缓解
水泥行业:市场回暖前景好 产能过剩待缓解

在经济回暖的大环境中,我国的水泥行业也呈现一片向好局面,整体经济效益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但是,在这些成绩背后,种种隐忧正在威胁着水泥行业的未来,水泥企业过多、规模小、污染严重、局部过度投资等问题成为了水泥行业发展瓶颈所在。

  对此,业内专家指出,水泥行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根据市场需求,提倡绿色环保的生产方式,加快兼并重组进程,抑制产能过剩现象。

  市场需求拉动水泥行业回暖

  随着国家4万亿元投资拉动计划的实施,我国水泥市场的需求呈逐步上升趋势。国家加大投资首先受益的是水泥行业,受益最大的也是水泥行业。大量的城市基础建设、农村城镇化、公共事业建设等对水泥的需求是刚性的,而伴随着中央政府对投资的拉动和各项经济的振兴、灾后重建计划的实施和推进,新一轮基础建设高潮已经到来。

  据国家统计局今年1~8月资料显示,全国规模以上水泥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现价)3809亿元,同比增长20.9%%,增幅同比减缓4.9%%;水泥产量10.28亿吨,同比增长17.2%,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9.8%;水泥平均产销率为97.04%,虽然低于去年同期0.61%,但8月当月达到99.07%,不仅比今年初明显提高,而且高于去年同月0.1%%。更为难得的是,在生产销售高速增长的同时,水泥行业整体经济效益仍然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今年1~8月,水泥制造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223亿元,同比增长23.2%

  另外,随着世博会的临近、川藏铁路的正式立项、北京CBD新区扩建年底动工等建筑项目的启动,建材行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市场对水泥的需求也逐步提升。

  提倡散装推动行业绿色道路

  水泥是高耗能产品,袋装水泥无论在其生产、流通,还是使用的全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危害人类身体的粉尘。散装水泥的使用可以大大减少运输及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

  散装水泥具有诸多优点

  第一,发展散装水泥有利于节约资源,提高经济效益。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每推广使用1万吨散装水泥,社会综合经济效益为64.45万元。其中可节约优质木材330立方米、煤炭78吨、电力7.2万度、烧碱22吨。

  第二,发展散装水泥有利于促进和提高工程的质量。散装水泥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水泥质量,尤其是要求安定性100%%合格,确保了水泥生产质量;在运输过程中采用专用运输工具从生产厂(或中转站)直接送用户,流通渠道正规明确,杜绝掺假或以次充好,保证了质量;在储存过程中,散装水泥在储存罐中可以保证13个月不变质,而袋装水泥存放12个月后,强度会降低30%~50%,且易受潮、受湿,结块变质;在使用过程中,散装水泥计量准确,无损耗(袋装水泥损耗率为5%),保证了水泥用量,更加保证了混凝土质量和工程质量。

  第三,发展散装水泥有利于降低噪音污染、改善施工环境、提高劳动效率。众所周知,袋装水泥从水泥厂包装到工地拆包使用,中间环节多,占用劳动力多,劳动生产效率低下,特别是现场搅拌,噪音污染严重,影响施工周围环境。而发展散装水泥,推广预拌混凝土(商品混凝土),能有效提高效率,减轻工作强度,大大降低噪音污染,改善施工环境和工人劳动条件,有利于健康。

  抑制产能利于行业未来发展

  目前,我国水泥行业持续高速发展,已拥有产能17亿吨,而市场需求量仅约为14亿~15亿吨。2001年,全国水泥总产量仅为6.61亿吨,到2008年,总产量已近14亿吨,每年平均增加1亿吨以上,已经达到人均消费水泥1吨的世界高水平。同时,仅2008年的新型干法水泥便新增产能1.49亿吨,而落后产能仅淘汰不到6000万吨。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新开建水泥生产线208条,形成产能1.5亿吨,在中国水泥发展史上可谓空前。根据预测,到2010年,全国水泥总产量可能将达到19.84亿吨。

  由此可见,产能过剩已成为我国水泥行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水泥产能总量过剩矛盾已经日益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