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
“过剩的帽子”怎么摘?
“过剩的帽子”怎么摘?
    怎么看待产能过剩?
 
    过剩的是落后产能,水泥、平板玻璃被列为过剩是“喜中之忧”
 
    记者:在这次国务院开列的产能过剩行业中,水泥、平板玻璃榜上有名。在我们印象中,这两个行业不是第一次戴上“过剩”的帽子,您在建材行业工作了几十年,怎么看待这顶帽子?
 
    张人为:我们并不觉得突然!产能过剩首先意味着行业取得了大发展,满足了国家建设的需要。现在被戴上过剩的帽子,应当说是喜中之忧。
 
    本世纪以来,这两个行业发展迅猛。2008年底,全国水泥生产能力达20.95亿吨,其中先进技术——新型干法水泥产量比重由2000年的12%提高到62%;平板玻璃总生产能力达7.5亿重量箱,其中先进技术——浮法玻璃产量占平板玻璃总产量的比例也由2000年的72.1%增至83.5%。这是大发展的成果啊!八九年的时间,新型干法水泥比重提高了50个百分点,意味着平均每年上一亿多吨新型干法水泥项目,而过去我们在80年代、90年代时,一年能有四五百万吨增量就不得了!
 
    记者:有数据表明,这两个行业产能过剩、重复建设等问题还在加剧。比如平板玻璃,目前已有40余条浮法玻璃生产线因市场原因停产,约占总产能的20%左右,直接损失达10余亿元。即便如此,今年上半年就又建成投产13条生产线,新增产能4848万重量箱。照此发展速度,这两个行业将面临怎样的前景?
 
    张人为:水泥、平板玻璃两个行业的产能过剩,首先是由落后产能造成的。不这样认识,就会殃及先进产能的发展。
 
    以水泥为例:2008年,华东地区的水泥消费量5.32亿吨,已有水泥总产能7.73亿吨,产能过剩2.41亿吨,其中仅新型干法的水泥产能就可满足市场需求。从全国来看,虽然到今年底我国新型干法的比重将超过70%,但仍有近30%的落后水泥产能。而从各省区市的情况看,2008年立窑等落后工艺水泥熟料产量所占比重超过40%的省份多达14个。
 
    虽然这些年我们一直在淘汰落后产能,自2001年以来,全国水泥行业已淘汰落后产能约2.6亿吨,但立窑等生产能力仍有近5亿吨左右;“小平拉”等平板玻璃落后生产能力也还有约8000万重量箱。我们既要防止在一些区域市场先进产能项目投资过于集中,导致产需失衡、过度竞争等问题;更要继续坚持淘汰小水泥、小玻璃等落后产能,并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
 
    水泥、玻璃是以内需为主的行业,也是资源能源消耗型产业。随着经济增速及发展方式的变化,需求量将从迅猛增长转入适度增长,产品结构调整、技术水平升级与组织结构调整,才是产业发展的趋势。此外,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它们还有巨大的技术升级潜力。因此“过剩的帽子”要辩证看,我们完全可以借结构调整东风,加快产业升级。
 
  为何重复建设屡禁不止?
 
  需求大、门槛低、自律差、监管弱,硬发展没道理
 
    记者:目前水泥项目实行的是省级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制度,平板玻璃项目也实行备案制度,为什么重复建设现象仍然屡禁不止?
 
    张人为:问题也在于企业对市场的把握不准确,地方政府又没有合理的引导。
 
    分析建材产品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我认为离不开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促进了产业和产品产能的快速增长。
 
    二是资本的逐利性特点和企业追求利润的逐利行为客观存在。现在民间资本很充足,而水泥行业准入门槛不高,设备国产化后投资成本降了近2/3。虽然水泥目前的价格不高,但仍有利润,因此吸引了不少投资。甚至有些投资项目完全是属于投机性的。
 
    三是行业缺少自律,缺乏自我纠偏、自我完善的能力。建材行业也存在“坐公交车定律”,没上车的都想挤上车,在车上的不希望有人再挤进来。很多可能不合新规的项目听到产业调整的风声,都赶在政策出台前上马。结果往往是出台一个文件,催生一批企业。生产线已建成投产,你怎么让他死?而拆的成本又往往比建设的成本还要大。
 
    四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对如何有效促进并引导行业健康发展还缺乏经验。这两个产业并非完全市场化,上项目还需要政府核准或备案,政府完全有手段进行有效调控。目前确实存在管理不到位的情况,或不知道怎么管才能管好。政府的执行力不强,协会又处于弱势。如果每一次关停、淘汰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有些企业就会觉得无关痛痒,也不再害怕了。我们必须明白,有市场需求,才有产业自小变大;有结构调整,才有产业由大变强。
 
    产业结构如何调整?
 
  主要矛盾不是技术和产品,难点在于组织结构调整。
 
    记者:在目前的发展状态下,水泥、玻璃怎么样才能摘掉过剩的帽子?
 
    张人为:既然过剩的是落后产能,首要任务应该是加大力度、加快步伐淘汰落后。国务院38号文件明确要求各省必须尽快制定三年内彻底淘汰落后水泥、平板玻璃产能的时间表,我认为这是非常有远见的决策,符合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要求。
 
    记者:这些年水泥业产品结构调整很快,现在谈“调结构”,主要难点在哪里呢?
 
    张人为:结构调整既有技术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也有组织结构的调整。技术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我们已经轻车熟路,建材产品产量和规模的增加已不难,也不是行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水泥、平板玻璃工业要转变增长方式,核心是调整产业结构,难点在于组织结构调整。
 
    建材行业的产业集中度不高,全国现有水泥企业多达5500多家,平均规模仅40万吨左右;浮法玻璃企业近90家,平均规模仅500多万重量箱。因此,除了要继续加快淘汰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的小企业外,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的任务也相当繁重,已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难点和重点。
 
    我们调整结构要依靠大企业。建材行业如果没有一批大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行业地位不会高,腰杆不会硬。我们重组、并购、市场有序发展也要依靠大企业,这些年建材企业也开展了很多探索性工作。比如中国建材集团成立南方水泥,整合了南方近百个水泥企业,对于解决市场无序、供大于求的问题和企业自身发展都有很大的好处。冀东水泥近年来相继并购了松江水泥、大同水泥、唐山水泥机械厂、唐山陶瓷,最近又把秦岭水泥并了,对存量与增量资产进行了盘活与优化,不断用技术改造来提升其水平。
 
    建材工业调整的眼光要看得更远。水泥、玻璃如果只做低端的产品,谈发展就只能增加量,增加规模。我们要发展加工业,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在中高端市场也要占据一席之地。比如,过去玻璃就是透光挡风挡雨,现在出现了镀膜玻璃、光伏玻璃……性能功能多了,附加值更高!水泥工业发展到现在,以质代量是必然趋势。同样是16亿吨的产能,都是优质水泥构成,和现在还有5亿吨小水泥,是不一样的。以质代量实际上就是减量化了。
 
  地方政府应该做什么?
 
  制订规划、明确准入门槛、加强执行力。
 
    记者:自2006年开始,国家相继出台了水泥工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产业规划与政策。为什么在个别地区,就连新型干法水泥都出现了过度竞争呢?
 
    张人为:我在建材行业工作近50多年了,我看目前是国家出台的水泥政策最密集的时候,这说明国家对水泥行业很重视。
 
    水泥、玻璃都还不是完全市场化的产业,要避免投资者在快速发展中的盲目性,充分发挥国家政策的导向作用很重要,地方政府尤其是要根据科学的市场需求预测,研究制定符合行业发展实际和趋势的地区产业规划。
 
    目前我国只有13个省区市有水泥专项发展规划,没有规划,投资项目的决策、政府部门的核准都将是盲目的,也就谈不上产业的科学、合理、有序、健康发展。
 
    记者:市场并不是按照行政区域来划分的,各地之间、各部门之间怎样能形成一种合力,来推动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呢?
 
    张人为:在国家规划指引下,相关地方政府应该加强协调,合作研究制定重点区域的发展规划,建立健全市场准入体系。
 
    当前环保总局有排放标准,质检总局有质量标准,但这些标准还没被整合成行业准入门槛。准入门槛过低或缺失,项目核准就很难科学公正,也不利于有效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实现节能减排。在此基础上,政府应增强执行力,否则容易让企业钻空子。
 
    产业调整并非哪个部门、哪个行业的事,而是全社会的事。水泥、玻璃产业的提升,有赖于整个产业链的升级。
 
    比如水泥的下游是混凝土。现在高标号混凝土的需求量偏少,导致高标号的水泥市场需求并不好,企业优质的设备、先进的工艺只好用于生产低标号的水泥,优质不能优用,这实际上是一种浪费。如果发展高标号的水泥配制高标号混凝土,水泥实际用量减少,以质代量,也是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