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
钢铁电商的五大突破方向
钢铁电商的五大突破方向
    电子商务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传统的交易方式,通过信息、资金、资源、物流的整合甚至大数据分析,生产的定制化、交易的透明化、服务精细化等,对企业降本增效、树立品牌、提高竞争力都具有显著作用。

    钢铁工业与互联网的结合也已是大势所趋。在低迷的行业环境下,钢铁电商应运而生,成为众多企业转型的方向。据估算,2014年,钢铁电商平台交易量占总交易量的10%左右,相当于8000万吨的粗钢交易量,达到2500亿元左右的交易规模。如果规模达到20%,则交易规模将达到5000亿元左右。
 
    下游采购习惯难改
 
    当前,钢铁电商正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政策支持力度也进一步加大。不久前,钢铁行业被列入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电子商务将全面普及,两化融合成为钢铁行业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要特征。
 
    不过,在钢铁电商平台的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阻碍了钢铁电商发展的脚步。
 
    例如,目前电商交易多是贸易商参与较多,而下游企业参与较少。主要原因包括几个方面:一是传统采购部门的习惯,有的下游企业的采购部门的人员年纪相对较大,上网本来不熟练,电商则更不懂。二是有的企业不给采购部通网络,担心资料外泄。三是有些企业采购部没有技术研发和销售部强势,没有话语权。四是采购部门采购品种多,也比较忙,不愿多花时间和精力。他们平常采购都是通过电话或邮件与供应商联系,然后一切工作都交由供应商完成,包括产品的规格、材质和报价,以及办理一切手续及合同等,采购方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这种采购习惯对钢铁电商发展有一定阻力,目前,电商成交都是对贸易商比较容易,下游企业则相对困难,有的钢厂甚至免费送电脑、免费培训,但成效不佳。五是来自钢厂自建平台的竞争,减少了在其他电商平台的资源投放。
 
    向五大方向突破
 
    鉴于此,钢铁电商应当重点向下述几个方向努力突破。
 
    一是产品标准化的问题。产品标准不仅反映钢厂的制造水平,也能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由于中国钢厂太多,产品标准参差不齐,尽管国标都是一样的,但具体到不同厂家,产品的标准也不一样。每家钢厂的同一产品在质量、性能甚至表面宽度、厚度、板型、抗拉强度、深冲力方面都各有差异。比如宝钢较多板材产品价格每吨比同行高出数百元至上千元,正是因为即便是同规格同材质的产品,但其产品工艺、质量、外表、性能标准更具有优越性。随着钢厂加强与下游用户合作,结合与上游原料、能源等供应及服务的升级,实现标准的划定是有必要的。
 
    二是售后服务的问题。钢铁等资源性工业品不像普通的消费品,不像在网上购买一件衣服,不满意可以方便的退换货,而且要承担的运输费用也较高。为了保证售后尽量少出现退换货、质量等各方面的问题,就要把各方面工作做到极致。如对产品质量的把关,产品实物质量是否与图片符合,客户收到的货物是否与原订的产品要求一致;在货物运输过程中,对于产品变形受损或者生锈的问题,解决方案是否完善;客户在交易中比价、议价、锁定资源等各个环节是否通畅等。
 
    三是诚信体系的问题。目前,我国缺乏第三方诚信体系评估与建立,传统钢铁交易都是凭买卖双方的信用来进行,尽管纳入银行结算体系,但并没有实现第三方担保的功能,诚信体系的建设仍需要较长时间。
 
    如果对根据客户的交易记录评级,并按照评级提供相应的融资、赊购等优惠服务,如对信誉好的客户可以给予降低保证金标准,使得买方可以用更少的资金拿到想要的资源;卖方在买方订货后可以提前从第三方账户中提现,缩短资金周转时间。
 
    四是电商平台在线支付及资金安全的问题。第三方支付对于钢铁电商平台而言是必要的,它可以解决买卖双方在中间环节的信任问题。目前,钢铁电商平台通过第三方支付工具进行支付的并不多,牌照申请也相对较难。正因为如此,在线支付更需要买卖双方诚信关系的确立,支付安全及风险的保证。如果没有客户的在线支付记录,不掌握客户的货币清算行为,对客户需求的把握和提供更好的服务就欠火候。
 
    五是电商思维和习惯的宣传与培养。近两年,尽管钢铁电商交易规模不断扩大,但市场上多数钢贸商和下游企业仍未通过电商平台进行交易,对电商平台的了解并不多。因此有必要加大电商平台的宣传和推广,通过纸质资料、光盘、媒体加大宣传,以尽快培养客户的使用习惯。
 
    当然,电商平台自身的建设也需要不断完善,包括电商平台的界面功能,如资源检索、交易流程等。当平台体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可以结合规模优势、物流和交易环节的优势,帮助客户有效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