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
用绿色理念打造低碳城市
用绿色理念打造低碳城市

    城市是经济活动的主要中心,同时也是最主要的能源资源消耗者和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者。交通、建筑和能源作为城市最主要的排放部门,其绿色化进程也成为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据研究测算,“十三五”期间,城市低碳建筑、绿色交通和清洁能源三大行业将需要总计6.6万亿元人民币的投资,而政府财政仅能提供绿色产业投资需求的10%—15%。只有大力发展绿色金融,通过适当的金融政策引导和产品机制创新,才能有效撬动社会资本进入绿色产业。

  所谓绿色金融,是指支持环境改善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各类金融活动,包括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产业基金、碳金融等工具和相关的政策激励来动员民间资本投资于绿色产业的各种安排。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使绿色金融在促进低碳城市投融资方面发挥更加积极作用。
 
  首先,充分发挥公共资金撬动民间资金的作用。很多绿色项目,如绿色交通、节能建筑和清洁能源,由于其回报率有时达不到资本市场要求的水平,所以需要一定的政策激励,降低绿色项目的融资成本,使其回报率能够为资本市场所接受。地方政府有必要拿出一定的财力来对这些绿色投资提供适度的激励。比如,可以通过有地方政府参与的绿色基金投资来降低私营部门对这些项目风险的厌恶,或者通过贴息的手段降低项目的融资成本。
 
  第二,提供中长期的绿色融资工具。绿色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面临着一个瓶颈:很多绿色项目是中长期的,还款期限可能为10—15年,而主要融资渠道银行由于期限错配的制约,很难提供大量的中长期绿色贷款。因此,我们需要拓展新的融资渠道和工具。绿色债券就是一个可以有效克服期限错配的融资工具。我国的绿色债券市场从今年年初启动以来,半年多内的融资额已经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未来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另外,在美国比较流行的以收益支持的投资信托也是为新能源等绿色项目提供长期融资的一种工具。通过碳排放权、排污权、用能权、水权等环境权益作为抵(质)押融资,也是克服期限错配的创新方式。
 
  第三,建立风险分析能力和风险分担机制。绿色金融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环境风险的分析和管理。国内外经验表明,通过环境压力测试和风险分析,可以引导银行和机构投资者减少对污染性产业的资源配置,更多地把资源配置到绿色、低碳的行业。另外,一些绿色项目由于涉及新技术,银行会认为风险过高,不愿提供贷款或要求很高的利率。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通过设立绿色担保基金等模式,分担项目的融资风险,降低融资成本。
 
  最后,在投资规划和融资阶段要求项目达到绿色标准。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城市发展的另一个有效手段,是金融机构和投资者要求新的项目,尤其是新的建筑和基础设施项目必须达到绿色、节能标准。一旦设计阶段达到了绿色标准,这些项目就会享受未来几十年的节能减排效益。笔者参观了深圳的一个低碳示范城区,那里的新建建筑物的单位面积能耗比全国平均要低40%,当然其碳排放强度也会低很多。要推动采用这样的绿色标准,关键在于投资者和融资中介要建立绿色理念。 (交易中心微信平台据人民网相关消息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