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
全国财政工作会议释放四大信号:减、加、防、深
全国财政工作会议释放四大信号:减、加、防、深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9年宏观政策要强化逆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时预调微调,稳定总需求。
 
  面对更加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明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如何加力提效?27日至28日举行的全国财政工作会释放积极信号。
 
  “减”——大规模减税降费为全社会减负

  财政部部长刘昆说,明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加力”就体现在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和增加支出规模。
 
  即将过去的2018年,我国实施了较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全年减税降费规模预计超过1.3万亿元。
 
  刘昆说,2019年,我国将实行普惠性减税和结构性减税相结合,重点减轻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税收负担,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对小微企业和科技型初创企业实施普惠性税收减免。全面实施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落实好6项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减轻居民税负。
 
  明年还将推进更为明显的降费。清理规范地方收费项目,加大对乱收费查处和整治力度;加强收费项目清单“一张网”建设,健全乱收费投诉举报查处机制。
 
  刘昆说,明年还将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包括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支持,督促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加快与省市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开展业务合作,继续对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降费进行奖补。用好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提高普惠群体和重点领域金融服务可得性。
 
  同时,对标国际一流经验和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报告,推动加大改革力度,力争实现我国营商环境全球排名稳中有升。
 
  “加”——重点支出不减力助力高质量发展

  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还有一大表现就是增加支出规模。
 
  刘昆表示,2019年将进一步调整优化支出结构,该保的支出必须保障好,该减的支出一定要减下来。增加对脱贫攻坚、“三农”、结构调整、科技创新、生态环保、民生等领域的投入。
 
  积极促进就业创业,支持发展公平优质教育,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统筹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等强化民生兜底保障,促进文化事业发展……会议明确,2019年要坚持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相协调,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突出保基本、兜底线,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继续强化财政投入保障,支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深入推进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加大投入力度,聚焦打赢蓝天保卫战等七大标志性战役……一系列硬举措将助力精准脱贫、生态环保攻坚战。
 
  2019年,财政“真金白银”还将聚焦突出短板和薄弱环节,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方式,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创新能力和效率;更好服务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等发展,增强市场主体活力,加快发展壮大新动能,提升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防”——有效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如何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作出部署,新一年财政政策如何助力经济防风险?
 
  “坚持从严整治举债乱象,对违法违规举债融资行为,发现一起、问责一起、通报一起,终身问责、倒查责任。”刘昆说,2018年,财政部门坚持开好“前门”、严堵“后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明年将采取更有力措施有效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
 
  此外,明年还将大幅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资金保障,也为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创造更好条件。
 
  刘昆强调,中央财政继续加大对地方转移支付和县级财力保障力度,监督指导地方化解债务风险的同时,各地要担起财政可持续的责任,始终绷紧财政可持续这根弦,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工作举措,增强财政运行稳定性和风险防控有效性。
 
  “深”——重点突破继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历史新起点上,明年财税体制改革如何再发力?
 
  刘昆说,明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在稳定总需求的同时,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认真贯彻落实“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围绕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提升产业链水平、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发挥好财税政策的结构性调控优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此外,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将按照有利于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和调动地方积极性的要求,进一步突破重点改革任务:加快财政体制改革,抓紧制定分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健全预算管理制度,提高支出预算和政策透明度;深化增值税改革,推进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改革,推动健全地方税体系改革,加大推进税收立法工作力度,进一步完善税收制度。
 
  2018年我国关税总水平由2017年的9.8%降至7.5%,一系列降关税举措释放扩大开放积极信号。刘昆表示,新的一年,财政部门将根据国际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积极参与和引领国际财经等领域的规则制定,坚定维护和增进国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