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
中原“煤城”平顶山的“绿色转身”
中原“煤城”平顶山的“绿色转身”
    因煤而建、因煤而兴的河南平顶山一度面临污染“围城”和转型发展难题。近年来,平顶山精细治污补短板,实现绿色生产;进行国土绿化和生态修复,补上历史欠账;调整产业结构,进行新旧动能转换。通过补短板、还欠账、育动能,黑色煤城实现“绿色转身”。
 
  精细治污补短板 “灰色煤城”转向“蓝色鹰城”
 
  “头顶灰锅盖(空气差)、身缠黑腰带(水脏)。”这是对平顶山旧貌的比喻。“中原煤仓”平顶山曾是全国113个环保重点城市之一,面对严峻的环保形势,平顶山在污染治理上持续发力。
 
  “连绵矸石山,风起灰满天。”横亘在市区的几十座矸石山曾是平顶山大气污染的重要源头,如今,通过覆土绿化、转移填埋、资源利用等方式,污染环境的“大害”矸石山已基本消失。
 
  平顶山的环保工作已由集中力量治“大害”到生产全过程精细治理。
 
  在平煤股份二矿院内,占地4800平方米的封闭式储煤场投入使用,这意味着临时周转的煤炭也告别露天堆放,煤尘污染被降到最低。“煤炭改为铁路运输,减少汽运的尾气排放和扬尘污染,出风口洒水降尘,治理好每一个污染环节。”平煤股份二矿环保科科长李晓方说,“刮风下雨时的煤尘和煤泥不见了,附近居民也习惯开窗和散步了。”
 
  2018年,平顶山在电力、钢铁等11个重点行业制定了严于国家和省级标准的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最优限值。京宝焦化升级环保装置后,烟道气中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平均排放浓度分别低于5毫克/立方米、10毫克/立方米、50毫克/立方米,均低于平顶山最优限值。
 
  与2015年相比,2018年平顶山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显著下降,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二氧化硫分别下降了42微克/立方米、23微克/立方米、32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达标天数增加54天,“灰色煤城”正转向“蓝色鹰城”。
 
  生态修复还欠账 塌陷之城成为森林之城
 
  在平煤股份二矿院内,占地50亩、高47米的小山上种着马尾松、刺槐等6万多棵树,这座山是100万吨的矸石堆覆土绿化而来。
 
  复绿、增绿是平顶山生态治理的突破口。绿化和公益结合,郏县城北的眼明寺山区曾是荒山坡,今年年初,郏县动员社会力量在这里栽下近10万棵树,培育1000亩公益林。绿化同产业结合,截至2018年,平顶山林业龙头企业达到19家,全市林业产值35亿元,林区农民来自林业的直接收入平均达到8000元。
 
  10年来,平顶山造林131万余亩,森林覆盖率33.2%,城区绿化覆盖率43.85%,黑色煤城变成“国家森林城市”。
 
  平顶山还在“啃”生态修复的“硬骨头”。“60多年来,资源开采造成230平方公里塌陷区,破坏土地33.6万余亩。”平顶山市市长张雷明说,“加快生态修复的任务急迫而艰巨。”
 
  在平顶山市石龙区宋坪社区,工矿废弃地治理工程正在进行。“以前这里有20多个小煤矿,环境没法看。”宋坪社区党支部书记宋钦说,“现在土地‘换新装’,黑衣裳变成黄衣裳。”这片工矿废弃地将被恢复成780余亩农田,今年秋季就能种庄稼。
 
  近年来,平顶山完成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治理工程78个,治理土地2.1万余亩,进行露天矿山综合整治,治理土地1.6万余亩,遗留的“伤疤”正慢慢恢复。
 
  产业调整育动能 资源城转向新材料城
 
  平顶山工业结构一度“黑重高”,能源、建材、化工比重大,高能耗、高污染。近3年来,平顶山化解煤炭过剩产能518万吨,取缔“地条钢”等违法违规产能20万吨,关停落后火电机组36万千瓦,整治取缔“小散乱污”企业9788家。
 
  取缔落后产能的同时,平顶山积极培育新动能。10年前,位于平顶山的焦炭生产企业平煤集团和尼龙生产企业神马集团完成重组。产业之间纵向闭合,让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发展为亚洲最大的尼龙化工产品生产企业,为平顶山转型发展打下基础。
 
  “尼龙产业市场前景好,与原有煤焦化产业相衔接。”平顶山市副市长张弓介绍,2016年,平顶山选中尼龙产业作为发展新动能,计划建设“中国尼龙城”,打造最完整的煤基尼龙化工产业链。
 
  为此,平顶山在资金、水、电、气等方面提供要素保障,降低生产要素成本,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截至2018年年底,平顶山尼龙产业产值约300亿元,预计到2021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000亿元以上。
 
  以“中国尼龙城”为龙头,平顶山在延链、补链、强链上下功夫,计划打造尼龙新材料和盐化工及PC、新能源储能、高端装备制造、特钢不锈钢、煤焦油深加工、碳新材料、健康食品“1+7”产业体系。2018年,装备制造业和轻纺食品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5.8%。
 
  平顶山产业结构正由偏粗、偏短、偏重向绿色高端智能化转变。平顶山市委书记周斌说:“平顶山的目标是,由以煤炭为主的资源城转向以尼龙为主的新材料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