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
煤炭行业“两化”建设须因企施策
煤炭行业“两化”建设须因企施策
    ■从煤矿自身情况出发,通过试点逐步推进信息化、智能化工作
 
  ■从整体出发,敢于打破各自环节独立的体系,增强各环节的协同性
 
  ■通过改变传统的薪酬分配方式,发掘和吸引高素质人才参与其中
 
  近年来,以信息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新一轮煤矿技术革命正在兴起,为煤炭行业加速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在此过程中,政府主导企业推进的方式,极大提高了行业整体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矿井实现了安全、高效、创新发展。以国家能源集团、同煤集团、陕煤集团为代表的大型国有煤炭企业,率先实践,大力推进信息化、智能化建设,促进了煤矿的安全、高效发展。
 
  但在信息化、智能化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部分老煤炭企业盲目铺摊子、拼速度,不顾自身先天条件,大搞信息化、智能化建设,耗费大量人财物但效果甚微的现象。
 
  煤炭企业搞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涉及内部机制、利益等诸多方面,牵一发而动全身,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统筹兼顾逐步推进,才不至于以失败告终。笔者认为,煤炭行业推进信息化建设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煤矿自身情况出发,通过试点逐步推进信息化、智能化工作。开展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前,需要摸清矿井自身的地质条件、设备、人力资源、经营等各方面的情况。先在适合的部门和岗位上开展试点,积累经验,综合判断利弊,再逐步开展。
 
  例如,河南、陕西、山东等地,老煤企多,面临矿井老化、资源存量不足、人员众多且素质参差不齐等情况,企业本身负担已较重,要全面开展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客观困难较多。受机制、资金、人员等因素制约,针对这些老煤企,可以以点带面从局部开始扎实推进,积累经验后再判断是否适合全面铺开,其可行性有多高,切不可强行上项目、搞开发,使本已困难的老煤企雪上加霜。
 
  第二,敢于打破体制和机制障碍。煤炭生产涉及环节多、链条长,每个独立单元各有其自身利益,煤企要从整体出发,敢于且善于打破各自环节独立的体系,通过建立新的责权制度明确新的考核办法,使各环节有效衔接,增强各环节的协同性,让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带动企业整体效能最大化。
 
  第三,打破职工惯性思维,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信息化、智能化的最终落脚点在员工身上,信息化和智能化在提高矿井生产效率的同时,对于人员素质和综合能力的要求也在提高。煤企要通过改变传统的薪酬分配方式,发掘和吸引高素质人才参与其中。在推进过程中,部分员工难免会产生抵触情绪,甚至觉得以前的人工方式更加便捷,要及时化解广大员工的思想疙瘩。要从抓员工思想入手,通过现场示范和集中学习等方式,让员工学得会、搞得懂,确实明白其好处,激发广大员工的热情和参与的积极性。
 
  信息化、智能化是煤炭行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煤企只有结合自身情况紧紧把握机遇,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优势。(作者:陕煤运销集团榆中销售有限公司 解美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