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秦皇岛,海风习习,午后的海面上泛起粼粼波光。秦皇岛港外锚地40多艘船舶等待进港,港池内巨轮停靠,装船机上下挥舞着巨大的手臂……眼前熟悉的场景让73岁的李俊喜心中踏实而欣慰。尽管已经退休10多年,他还是经常让在这里工作的儿子李伏玉陪着走走看看。父子两代人也见证了港口货物装卸从人工到半机械化,再到自动化、智能化的变迁。
年吞吐量从23万吨到2亿吨 成为“国民经济晴雨表”
秦皇岛港自近代开埠以来,距今已有121年历史。新中国成立后,承担起“北煤南运”的重要使命,如今已是世界上散杂货运输最繁忙的港口之一。
“‘一五’期间,国民经济发展受到能源运输紧张的制约,由于运力紧张,华北、东北煤炭大量积压。”秦皇岛港港史专家刘斌说,在新中国第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鼓舞下,秦皇岛港职工生产热情空前高涨,提前一年零49天完成了“一五”计划,港口年吞吐量为1949年的12.6倍。
1959年,秦皇岛港与铁路秦皇岛站共同开创了路、港“一条龙”运输大协作。次年,成功将7号泊位改造成第一个半机械化装煤泊位,提高了装卸效率。1973年,国务院发出“三年改变港口面貌”的号召,并将秦皇岛港列入首批国家重点发展建设项目。经过三年建设,秦皇岛港新增生产能力1415万吨。
1978年12月,秦皇岛港煤码头一期工程列入我国“六五”期间108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1983年,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施工,装卸设备自己制造、安装的大型煤炭输出专业码头建成,从此确立了秦皇岛港作为国家能源输出大港的地位。这一年,李俊喜进入秦皇岛港装船二队工作。
“40年前,卸2辆载重120吨的焦炭车需要6个小时,现在自动化装卸设备卸3辆装载240吨的煤炭车,仅需50秒左右。”如今已是秦港股份第二港务分公司装船一队副队长的李伏玉说。
港口吞吐量从1949年的23万吨到2001年的1亿吨,秦皇岛港用了52个春秋;从1亿吨到2亿吨,只用了5年。改革开放至今,秦皇岛港累计运输煤炭约44亿吨,成为名副其实的“国民经济晴雨表”。
以环保为生命线 打造绿色港口
作为国家“北煤南运”主枢纽港,秦皇岛港每天要装卸几十万吨煤炭,这么多的煤炭从这里中转,防尘降尘工作压力可想而知。背靠对空气质量要求近乎苛刻的旅游名城秦皇岛,秦皇岛港是如何既提升物流效率,又尽量达到最优环保效果的呢?
行至港区深处,路面干净整洁、树木郁郁葱葱、鲜花争艳,随处可见喷淋装置和高耸的防尘网。
“为了这湾碧海、这片蓝天,我们将环境保护视作企业的生命线,以建成世界一流绿色生态港口为目标,将绿色发展的主线贯穿到港口建设、生产、运营全过程。”河北港口集团董事长曹子玉说。
在秦皇岛港煤三期翻车机房,从大秦线驶来的煤炭车厢进入作业程序开始翻转,层层水雾从两侧喷出,雾珠捕捉粉尘聚结成团沉降,煤炭经过干雾抑尘设备之后,再通过防尘罩下的皮带机和堆料机送达堆场。
据介绍,秦皇岛港煤一期至煤五期煤炭码头,13台翻车机全部实现干雾抑尘。
去年11月,秦皇岛港首套高压岸电设备在煤五期905泊位成功为“神华538”轮接电,标志着秦皇岛港已具备使用高压岸电为船舶供电的能力,在绿色低碳港口建设上迈出坚实一步。而此前,靠泊的船舶都是依靠自备发电机满足自身用电需求,排放大量PM2.5、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碳排量占港口总排碳量的40%至70%。据介绍,今年港口计划建设8套岸电设备,逐步消除到港船舶自发电造成的空气污染。
发展新业态 开启转型升级新篇章
位于秦皇岛港西港区内的西港花园,草如茵、花如海,浪漫唯美,一幢幢饱经风霜的工业建筑遗存点缀其间,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这里是121年前秦皇岛港的开埠所在地。
“现在的西港花园早已告别煤炭装卸的生产景象,成了一个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的休闲场所。”河北港口集团总经理刘广海说,西港区的开发改造、率先转型,开启了百年老工业向绿色生态产业转型的新引擎,昔日的“黑色”能源口岸将变成绿色生态岸线。
在西港花园的纵深处——西港区大码头4号泊位,停靠着两艘豪华游轮,自去年7月运营以来,旅游旺季日均载客量近千人次。
一年前,秦皇岛港开通海铁联运国际集装箱班列,为我国“一带一路”建设增添了一条新的海铁联运国际集装箱大通道,也为秦皇岛港转型优化带来了新机遇。目前,秦皇岛港除运营河北省唯一的国际海上客货航线——秦仁航线外,也是国家进境粮食和水果指定口岸。
面对激烈的竞争和难得的历史机遇,秦皇岛港解放思想,对标先进,加快由单一“能源桥头堡”向国际知名旅游港和现代综合贸易港转型升级。国际旅游、服务贸易、滨海休闲、生命健康、国际研发……奋进新时代,秦皇岛港开启了转型升级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