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钢铁业基本构建了包括基础通用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和管理标准在内的标准体系,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巡视员吕桂新近日表示,在巩固钢铁去产能成果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标准“硬约束”作用,“对达不到标准要求的企业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达标的要坚决出清”。
11月9日,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主办的“2019(首届)中国钢铁高质量发展标准化论坛”在北京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巡视员吕桂新在会上指出,在巩固钢铁去产能成果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标准“硬约束”作用,贯彻执行好环保、能耗、质量、安全、技术等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他强调,“对达不到标准要求的企业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达标的要坚决出清”。
当前,我国钢铁业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时期,做好标准化工作意义重大。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表示,钢铁行业先进标准体系建设能促进产品提质、产业升级和主要领域技术进步,用先进标准引领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提升,对钢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加快迈向中高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据悉,我国钢铁业现已基本构建了包括基础通用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和管理标准在内,层次分明、结构合理、专业配套的标准体系,在提升产品质量、扩大国际交流合作、促进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钢铁业标准化工作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现有标准体系在适应、推动、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方面还需加强;标准的先进性、前瞻性不够,修制订周期较长,标准缺失、滞后现象依然存在。
“加快钢铁行业转型升级,应以全面深化标准化改革为契机,不断完善、升级标准体系,以标准引领我国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吕桂新表示,应重点做好4个方面工作。
——在巩固去产能成果过程中,继续发挥标准“硬约束”作用。去产能应主要依靠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法治化就是依靠环保、能耗、质量、安全、技术等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要充分发挥标准“硬约束”作用,对达不到标准要求的企业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达标的要坚决出清。有关方面要理解好、执行好,不断地提升标准的适用性和时效性,完善、补齐相关标准体系,发挥先进标准淘汰落后产能、助力产业升级的重要作用。
——在转型升级中发挥标准的引领和示范作用。要加快制修订一批质量、技术、能耗、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先进标准,以标准引领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推广,为行业补短板、强弱项提供技术支撑,推动行业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高。
——在创新发展中发挥标准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要逐步完善标准研制和科技研发紧密结合的机制,及时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转化为标准,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
——在国际产能合作中发挥标准的先行带动作用。在推进国际产能合作中,应积极开展标准化合作,共同制定产品、装备、技术、服务等优势领域的国际标准,加强与合作国标准的互联互通。要加快推进我国标准英文版体系的建设,鼓励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优势技术的企业主导或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提升我国在国际标准化工作中的认可度和话语权,引领带动钢铁行业国际化发展。
此外,与会代表还围绕标准化战略、标准化改革创新、标准国际化、产品质量升级、行业高质量发展等议题深入探讨交流,共商新时代钢铁工业实现标准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