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由中国水泥协会主办、西南水泥有限公司承办的2019西南地区重点水泥企业座谈会在成都市召开。会议围绕西南地区水泥行业当前情况特别是贵州省水泥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及今后如何健康有序发展等议题展开充分的座谈交流。参加会议的有中国建材联合会会长乔龙德、中国水泥协会秘书长王郁涛、中国建材集团总经理曹江林、海螺水泥股份公司总经理吴斌、金隅冀东水泥公司总经理孔庆辉、华新水泥副总裁柯有良、峨胜水泥董事长熊建华、西南水泥总裁姚钦等领导和来自西南地区三省一市水泥协会会长(秘书长)、西南地区重点水泥企业相关负责人。王郁涛秘书长主持本次会议。
今年在全国水泥业普遍向好的情况下,贵州省水泥市场情况却不容乐观。据贵州水泥协会会长龚雷海介绍,贵州省现有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企业74家,生产线84条,水泥产能达1.47亿吨,人均水泥产量4.1吨,且未来仍有超1000万吨水泥新增产能。产能规模严重过剩。同时市场需求快速下滑,旺季不旺,淡季更淡;行业自律无序,错峰生产因缺乏保障措施,少数企业拒不参与执行,影响错峰生产方案整体实施。更为严重的是价格洼地催生跨省输出,贵州已由水泥产品输入型省份转变为输出型省份。全年累计向全国17个省市区输出水泥熟料及水泥逾1200万吨。若供需矛盾短期无法缓解,产品输出将进一步加大,势必会影响周边省份水泥市场的稳定。
贵州省水泥行业的发展困局引起了乔龙德会长、中国水泥协会和西南地区水泥行业的高度重视。就此,四川、重庆、云南等省市水泥协会及西南地区重点水泥企业代表在发言中纷纷表示,近年西南地区除贵州省外,水泥行业发展相对稳定,源于对行业发展理念认识到位,特别是大企业的认识达到高度统一,有效遏制了恶性竞争。同时,代表们也担心“贵州现象”会蔓延影响到其它地区。为此,代表们一致建议,要严控新增产能,特别是控制跨省产能置换,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执行许可证发放制度;大企业要起带头表率作用,并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做好相关政策的制定与落地,小企业则应摒弃投机博弈等不良投资心理;倡导行业效益应维持在合理区间,以避免产生过多投资冲动。
乔龙德会长听取代表们的发言后,肯定了大家对西南地区,特别是“贵州现象”的认识到位,并指出,行业形势要靠大家共同团结维护,要站在全局角度考虑问题。“贵州现象”或许会对西南乃至全国水泥行业产生冲击,而更严重的问题或许现在还无法预估到。针对“贵州现象”,乔龙德会长提出4点意见:1、进一步统一认识,企业要树立以行业利益为重的全局观念,特别是大企业要统一认识,共同解决行业问题;2、强化错峰生产政策的实施到位,到期必须执行,并要联合地方政府共同做好此项工作;3、新建生产线特别是贵州省以外(含置换产能)的先暂停。对要置换产能的提倡采取整合的方法解决,整合后可对落后产能采取内部淘汰办法,而不能采用当初对待淘汰机立窑采取的一刀切的方法,不能简单认定谁去置换所有产能就归谁。在利益分配上做到合理分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新形势下要创造性开展工作,市场化要多从股权分配上做文章,企业间多商量多沟通,争取做到和谐共赢;4、西南除贵州省外其他地区水泥企业要提高警惕,做好行业自律工作,巩固好当前的好形势,防范“贵州现象”蔓延成西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