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公布前10个月全国煤炭经济运行情况显示,1-10月,全国煤炭消费量32.4亿吨左右,同比下降0.8%;全国规模以上累计原煤生产量31.3亿吨,同比增长0.1%。10月以来,市场供需总体相对平稳,但因煤价小幅波动,行业经济效益依然不佳。
具体来看,动力煤中长期合同(5500大卡下水煤)价格稳定在绿色区间。其中,11月长协价格较10月上涨6元/吨,1-11月均价为541元/吨,比去年全年均价下降14元/吨。动力煤市场价格则存在小幅波动。近期,CCTD环渤海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虽有上涨,但今年均价仍同比下降31元/吨。受此影响,1-9月,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同比下降12.0%、30.1%。
基于此,协会对煤炭市场走势做出预判。从需求端看,随着北方地区陆续进入采暖期,预计冬季取暖用煤需求旺盛,电厂煤耗有望较快增长,电煤需求将逐步增加。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持续恢复,各行业生产经营形势继续好转,后期用电量有望保持增长,也将支撑电煤需求。此外,进入10月气温下降,水电、光伏发电出力减少,非化石能源发电对煤电的替代作用有所减弱,在一定程度上利好电煤需求增长。
从供应端看,为确保冬季煤炭稳定供应,有关部门和产煤省区将继续推动“增产保供”事宜,有序释放煤炭先进产能。目前,内蒙古煤炭先进产能释放效果已初步显现,预计生产将维持在较高水平,煤炭供应总体充足。另一方面,受煤矿专项整治行动、年底安全大检查等影响,部分中小煤矿和违法违规煤矿生产受到制约。综上来看,煤炭进口量后期将有所下降,进口煤对国内市场的影响随之减弱。
“预计四季度煤炭市场供应将保持总体充足,煤炭市场供需整体维持相对平衡局面,煤炭价格将以稳为主、小幅波动,不排除局部区域、个别时段出现供应偏紧的情况。”协会方面称。
记者还了解到,行业仍存在以下突出问题亟待解决。一是受效益下滑影响,部分企业经营压力较大。从利润分布看,前9个月,90家大型煤企利润总额930亿元,而前10家企业利润就达800亿元、占比88%。这意味着,多数煤企资金链紧张,盈利水平下降。
二是中长期合同签约困难和约束力不强问题依然存在。今年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煤炭供需阶段性错配,部分供需企业对煤价分歧较大,合同签订时间较晚甚至未签约。在煤价下行阶段,下游用户执行积极性、主动性明显下降,部分企业无视合同监管要求,拒不执行中长期合同,使长协合同兑现困难。合同约束力不强,在市场供需失衡期间,进一步造成价格大幅波动,导致其稳定市场的作用失灵,并影响煤企正常生产经营。
三是老煤矿企业转型升级脱困发展依然困难。因煤炭资源逐步枯竭、大力淘汰落后产能,老煤企发展面临产能退出比重大、矿井开采成本管控难度大、非煤产业支撑力度弱、环境治理欠账多、企业债务负担重、高素质人才短缺等诸多问题。煤炭去产能后,老企业职工分流安置困难较大,企业资金链紧张,且缺少可行项目支撑发展,转型升级困难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