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的一则消息,至今让贵州纳雍人兴奋不已,那就是铁道部原则同意“织金―纳雍―水城”铁路新建项目预可研报告。这一消息提示,纳雍铁路项目的春天即将到来!
这则消息,来之不易,其中包含了纳雍县86万人民的期望。
百姓“单相思”
“上走云南十八站,七十二站到北京。”纳雍县的这句谚语,道出了纳雍人出行的艰辛。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两个短语成了纳雍人的口头禅,一是“上水城”,一是“下贵阳”。不管是“上”还是“下”,他们心里的明确指向就是去水城或者贵阳坐火车,然后去比水城和贵阳更远的地方,挣了钱又赶紧回家。
他们都希望有铁路,然而,这种希望只是“单相思”。
上世纪80年代末期,纳雍县开始谋划从水城到纳雍的地方支线铁路,但都以搁浅告终。
进入21世纪,一个由地方自筹资金建设支线铁路的批复让群众的“单相思”更接近现实。
然而,动辄数十亿元的投资又谈何容易筹集呢?
地图上画连线
2009年5月,修建铁路的事情再度摆上案头,一方面是群众的需要,另一方面是纳雍煤炭开发的现实需要!
纳雍县无烟煤储量丰富,是“织纳煤田”的核心区域,25个乡镇中,23个乡镇有煤炭资源,可开采量62.39亿吨,占贵州省储量的12.86%,占毕节地区储量的27.6%。
据统计,纳雍县有煤矿108个,设计年生产能力2682万吨。2007年至2009年,纳雍县年产煤分别为617万吨、631万吨、726万吨。在“大煤保大电”、“煤从空中走”的宏大思路下,在煤矿建设期间,纳雍县两大电厂基本能够消化现有的煤炭。但长此以往,电厂还能“吃”得消吗?答案是否定的。
未来5年,随着各大煤矿的全部投产,供大于求将呈现越来越逼人的势头:2010年至2015年,纳雍县预计分别年产煤850万吨、1093万吨、1444万吨、1806万吨、2106万吨、2428万吨,除电厂几乎恒定的煤炭需求量外,尚有1000多万吨煤炭急需运销外地。
煤炭不能全部就地消化,这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因素。另外,其他因素也需要考虑――纳雍铁矿和大理石矿储量丰富,这些沉睡的资源一旦开发,不外运也不行。
因此,修建铁路如弓上之箭,不得不发。
2009年初夏,纳雍县委书记宫晓农前往老凹坝乡,撂给了时任乡党委书记的郭华一副担子:当铁路办主任,争取上马铁路建设项目。
就在郭华准备接手以前的支线铁路方案时,贵阳市“一环一射两连线”铁路项目进入了他的视野。来了机会,他用红笔在贵州省地图上把“织金”和“六盘水”两个地名连了起来,而“纳雍”刚好处在连线中部,一切工作就围绕红色连线开展。
就在他着手这一切之前,毕节地委同时看到了贵阳项目带给织金、纳雍两县的绝好机遇,把建设贵(阳)六(盘水)新线的算盘珠子拨在了这个节点上。
提速2009
思路决定出路。
“一环一射两连线”的一条连线把“脚”伸进了织金。受“一环一射两连线”的启示,纳雍县于2009年6月中旬着手筹建连接织金、纳雍、水城的贵六铁路新线。
随后,纳雍县与四川成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织金―纳雍―水城”铁路新建项目设计协议,宫晓农带领郭华去成都、北京,找成都铁路局帮忙、请民革中央出面……三条“线路”从不同方向汇集到“铁路”一词上:政府主导、行业主抓、多方帮助!
2009年7月16日至18日,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专家组专家陈仕列、胡光常带领一支近10人的队伍前往纳雍,深入织金、纳雍、水城等地,就贵六铁路新线“织金―纳雍―水城”段进行了线路踏勘。陈仕列、胡光常认为,修建贵六铁路新线“织金―纳雍―水城”段自然条件允许、社会意义重大,与运行多年的纳雍发电总厂立体互补,原来“煤从空中走”的一元通道将藉此成为纳煤外送的陆空二元通道。
期间,宫晓农带领水利、发改委、煤炭等部门的相关人员,与陈仕列、胡光常一道,深入水东、王家寨、雍熙、新房等乡镇,对铁路走向及站点进行现场踏勘,力争将新线做成“一把手”工程。
2009年11月至12月,纳雍县有关人员多次赴京,走进铁道部。
2010年1月29日,铁道部召开审查会的传真传到纳雍县,项目正式进入实质阶段。
一切努力,最终汇成了这样一些概念――
铁路等级:国家2级。
正线数目:单线。
行车速度:120千米/小时。
牵引种类:电力。
至此,纳雍运煤铁路不再是纳雍人民的“单相思”了,而是纳雍县与铁路部门的“两相情愿”。据了解,“织金―纳雍―水城”铁路项目一旦建成,“铁老大”每天至少可以“背”走3万吨煤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