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
山西将淘汰落后水泥产能1092万吨
山西将淘汰落后水泥产能1092万吨
    “晴天戴口罩,落脚满鞋灰”,去过小水泥厂的人基本上都经历过这样的体验。如今这种情形在山西许多地方已经或者即将成为过去。就连最近自驾车去世界遗产平遥古城消夏的几位私家车司机们都欣喜地发现:往年路边冒烟的那几个小水泥厂不见了。
 
  7月21日,记者从山西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了解到,根据国务院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工业和信息化部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下达了2010年水泥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目标任务:9155万吨。其中,山西今年淘汰落后水泥产能的目标是:670万吨。而截止到今年6月底,山西省已经有202万吨的落后水泥产能被置换或淘汰。
 
  山西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洪发科说,减量置换是淘汰落后产能的重要手段。所谓“落后产能”就是指能耗过高、污染严重的生产能力。对山西来讲,淘汰落后产能不仅有助于实现节能降耗目标,也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
 
  据悉,上大压小、产能置换、扶优汰劣是山西省水泥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一个重要手段。就在今年,山西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通过了晋汇南白水泥公司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技改项目核准的批复,但前提是淘汰忻州市南白水泥厂、定襄县官庄水泥厂等14户企业85万吨落后产能。
 
  淘汰落后产能为新上转产转型项目提供了市场容量和发展空间,促进了山西省水泥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水平的整体提升。记者从该省经信委综合处了解到,该省水泥行业新型干法水泥比例已由“十五”末期的20%提高到2009年底的58%。例如大同冀东水泥公司新建的两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水泥耗水由原来的1.17吨下降到现在的0.29吨,降低80%多,耗煤由原来的每吨230公斤下降到现在的110公斤,降低了50%多。同时,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66万吨;利用高温废气还实现了余热发电,节约电费6500多万元。
 
  作为能源生产和消耗大省,山西从2007年起共安排淘汰落后产能补偿及奖励资金24.37亿元,关停淘汰水泥落后工艺生产设备约310台套。为加快淘汰进度,山西省规定:从2009年9月30日起,新建水泥项目或扩建水泥项目,必须实行等量或超量置换;凡列入山西省水泥淘汰落后产能三年计划内的落后产能,均可按5元/吨水泥的标准有偿置换给新建水泥项目或扩建水泥项目,有窑企业将熟料产能按1.4系数折算成水泥产能。
 
  同时,根据《山西省淘汰落后产能专项补偿资金管理办法》,山西省有窑企业按照熟料产能补偿,每1万吨熟料补偿30万元;水泥粉磨企业按照水泥产能补偿,每1万吨水泥5万元;无证企业给予适当的拆除费,有窑企业60万元,粉磨企业30万元。此举大大激发了水泥生产企业主动淘汰落后产能的积极性。例如太原狮头水泥公司朔州分公司自发拆除2座机立窑,淘汰了年产15万吨落后产能生产线后,得到了政府285万元的淘汰落后产能补贴。其他企业见了后,纷纷效仿,四两拨千斤的政府补偿促使许多企业上马了新型干法生产线。山西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的统计资料显示:“十一五”以来,山西省水泥行业共淘汰落后产能1795万吨,淘汰水泥熟料落后产能1080万吨。据测算,山西省仅通过淘汰落后水泥产能一项,3年来已累计减少能源消费175万吨标煤,减少烟尘排放1.4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8万吨。
 
  2010-2012年的三年内,山西省还将淘汰熟料落后产能2053万吨,水泥落后产能1092万吨。与此同时,该省充分认识到:水泥行业是我国基础原材料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淘汰大量落后产能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节能减排,更重要的是提高新型干法水泥比重和水泥散装率,从根本上做强山西的水泥产业。于是,山西省提出了“把地域特点、资源优劣,合理布局与淘汰落后紧密结合,加大水泥行业整合重组力度,着力培育五大集群,加快建设散装水泥储运体系”的发展目标:“到2011年,全省水泥行业产量要达到4000万吨,其中,新型干法水泥产量达到26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比重达到65%;水泥散装率达50%;废渣(含粉煤灰、煤矸石、镁渣、电石渣、铜渣、磷肥渣、钢渣等)年利用量达到120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