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举行的山西省领导干部金融知识系列培训班上,经济学家、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央党校经济学博士卢中原先生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研判。以下是其讲稿主要摘要:
一、2016年经济走势展望
1.短期经济企稳回升,全年增速继续放慢。我国经济趋势性放慢还未见底,外部需求仍不乐观;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持续;大宗商品价格走低和贸易不振;汇率和资本流动加大波动;投资和生产率增长停滞;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持续脱节。
2.需求侧新动力长势看好,内需主导趋向协调。服务业继续发挥主动力作用,消费贡献增大,银发经济、二孩开放、脱贫战略等拉动消费。
3.供给侧改革激发企业活力,创新驱动战略创造新市场和新供给。鼓励民企进入更多领域,参与国企改革,减税降费,简政放权,减轻企业负担,保护企业家财产权和创新收益。
4.结构性新政策抑制旧需求,释放新需求,增强供给适应性。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5.“十三五”开局利好,拓展发展新空间。三大支撑带及其城市群,产业迈向中高端及其新业态,网络经济和蓝色经济及其布局、投资和项目拉动等。
二、主要预期目标和宏观政策取向
GDP增长6.5%-7%;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进出口回稳向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单位GDP能耗下降3.4%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继续减少。
(一)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
1.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2.1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5600亿元,赤字率提高到3%(去年实际为2.4%)。其中,中央财政赤字1.4万亿元,地方财政赤字7800亿元。安排地方专项债券4000亿元,继续发行地方政府置换债券。
2.适度扩大财政赤字,主要用于减税降费,减轻企业负担。一是全面实施营改增,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二是取消违规设立的政府性基金,停征和归并一批政府性基金,扩大水利建设基金等免征范围。三是将18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免征范围,从小微企业扩大到所有企业和个人。上述改革将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5000多亿元。适当增加财政支出和政府投资,加大对薄弱环节的支持。
3.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合理确定增值税中央和地方分享比例。把适合作为地方收入的税种下划给地方,适当放权。进一步压缩中央专项转移支付规模,今年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增长12.2%。对财政实力强、债务风险较低的地方政府,适当增加债务限额。
(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
1.广义货币M2预期增长13%左右,社会融资规模余额增长13%左右。统筹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准备金率、再贷款等各类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疏通传导机制,降低融资成本,加强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三农”等支持。
2.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制,提高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效率。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深化国有商业银行和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民营银行,启动投贷联动试点。推进股票、债券市场改革和法治化建设,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适时启动“深港通”,建立巨灾保险制度,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加强全口径外债宏观审慎管理。整顿规范金融秩序,严厉打击金融诈骗、非法集资和证券期货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六大重点
1.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向纵深发展。继续大力削减行政审批事项,注重解决放权不同步、不协调、不到位问题。全面公布地方政府权力和责任清单,在部分地区试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对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定价或指导价经营服务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家职业资格,实行目录清单管理。创新事中事后监管方式,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
2.充分释放全社会创业创新潜能。一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完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税收优惠政策。再建设一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区,建设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二是发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的乘数效应。支持分享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三是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砍掉科研管理中的繁文缛节。完善支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政策措施。
3.着力化解过剩产能和降本增效。重点为钢铁、煤炭等困难行业,运用经济、法律、技术、环保、质量、安全等手段,严控新增,坚决淘汰落后,有序退出过剩产能。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完善财政、金融等支持政策,中央财政安排1000亿元专项奖补资金,重点用于职工分流安置。降低企业交易、物流、财务、用能等成本。
4.努力改善产品和服务供给。一是提升消费品品质。建立商品质量惩罚性赔偿制度。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二是促进制造业升级。深入推进中国制造+互联网,实施一批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启动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等重大工程。落实加速折旧政策,促进重大技术改造升级。三是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启动新一轮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实施高技术服务业创新工程。放宽市场准入,提高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生活性服务业精细化水平。建设一批光网城市,推进5万个行政村通光纤。
5.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今明两年打好国有企业提质增效攻坚战。推动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结构调整,创新发展一批,重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推进股权多元化改革,开展落实企业董事会职权、市场化选聘经营者、职业经理人制度、混合所有制、员工持股等试点。加快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以管资本为主推进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转变。赋予地方更多国有企业改革自主权。加快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6.更好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大幅放宽电力、电信、交通、石油、天然气、市政公用等领域市场准入,消除各种隐性壁垒,鼓励民营企业扩大投资、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在项目核准、融资服务、财税政策、土地使用等方面一视同仁。依法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严肃查处侵犯非公有制企业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合法权益的行为,营造公平、公正、透明、稳定的法治环境。
四、“十三五”期间六大任务
1.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经济年均增长6.5%以上。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施一批技术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重大工程。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大幅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从人均8.7万元提高到12万元以上。经济总量超过90万亿元,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2.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启动一批新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国家科技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培育壮大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持续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广泛应用。加快建设质量强国、制造强国。力争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战略前沿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迈向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
3.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重在以人为核心,城镇落户、旧城改造、就地转化各一亿人。常住人口占比达到60%、户籍人口占比达到45%。农业要实施一批水利、农机、现代种业等工程,推动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主要农产品供给和质量安全得到更好保障。以“三大支撑带”为引领,培育一批城市群和增长极。加强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高铁营业3万公里、覆盖80%以上大城市,新改建高速公路通车约3万公里,实现城乡宽带网络全覆盖。
4.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转变居民生产生活方式。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计划,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单位GDP用水、能耗、碳排放分别下降23%、15%、18%,森林覆盖率达到23.04%,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大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特别是治理大气雾霾取得明显进展,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超过80%。
5.坚持改革开放,构建发展新体制。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基本建成法治政府,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一带一路”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国际产能合作实现新的突破。对外贸易向优进优出转变,服务贸易比重显著提升,从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构建高标准自贸区网络,基本形成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6.全力实施脱贫攻坚,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努力补齐基本民生保障的短板。实现扶贫攻坚目标。建立国家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清单。建立健全更加公平更加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普及高中教育等工程,劳动人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0.23年提高到10.8年。城镇新增就业5000万人以上。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提高中等收入人口比重。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城镇棚户区改造2000万套。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交易中心信息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