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
2009年我国水泥出口大幅下滑
2009年我国水泥出口大幅下滑
    据海关统计,2009年我国累计出口水泥及水泥熟料(以下简称“水泥”)1561万吨,比上年(下同)下降40%;价值6.9亿美元,下降37.5%;出口平均价格为每吨44美元,上涨4.3%。其出口主要特点有:
 
    一、出口量低位震荡,出口均价相对平稳。2009年我国水泥月度出口量持续低位震荡,除4月和6月略高外,其他月份出口量均在150万吨以下;与此同时,我国水泥月度出口均价则相对平稳,除5月份之外,出口均价始终保持在每吨40.9-46.1美元区间运行。
 
    二、绝大部分为一般贸易出口。2009年我国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水泥1424万吨,下降41.5%,占当年我国水泥出口总量的91.2%;以对外承包工程出口货物方式出口水泥74.2万吨,增长14.9%;边境小额贸易53.2万吨,下降45.4%。
 
    三、主要出口至非洲、台湾省、孟加拉和阿联酋。2009年我国对非洲地区、台湾省、孟加拉和阿联酋分别出口水泥533.8万吨、196.7万吨、156.8万吨和149.9万吨,其中,对非洲、台湾和阿联酋出口分别下降7.2%、1.3%和55.2%,对孟加拉出口增长50.4%。上述四者合计占当年我国水泥出口总量的66.4%。
 
    四、国有企业为出口主力。2009年我国国有企业出口水泥866万吨,下降43.8%,占当年我国水泥出口总量的55.5%;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分别出口水泥385.9万吨和309.2万吨,分别下降13.8%和49.8%。
 
    五、硅酸盐水泥和水泥熟料是主要出口品种。2009年我国分别出口硅酸盐水泥和水泥熟料836.9万吨和712.5万吨,分别下降32.9%和44.4%,两者合计占当年我国水泥出口总量的99.2%。
 
    六、上海和山东出口大幅下降,浙江出口快速增长。2009年上海、山东分别出口水泥737.7万吨和286.4万吨,分别下降43.8%和43.5%,两者合计占当年我国水泥出口总量的65.6%;浙江出口水泥146.3万吨,增长44.6%。
 
    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欧、美、日等主要发达经济体陷入持续衰退,房地产等行业萧条,水泥市场需求急剧萎缩。加上近年来,越南、伊朗、沙特等国家水泥产业均取得了长足发展,不但已经能满足本国需求,甚至开始向周边国家出口。比如伊朗在2009年度前8个月已向15个国家出口水泥300万吨;越南由于国内水泥行业产能过剩,已停止审批水泥生产项目;沙特更是因为国内水泥供大于求,决定自2010年1月1日起对从海合会以外国家进口的水泥加征5%的海关关税。受上述因素影响,我国水泥出口严重受阻。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国内需求旺盛,2009年我国水泥行业依然保持产销两旺的发展势头,2009年前11个月我国水泥产量达14.9亿吨,同比增长19%,行业利润达到366.2亿元,同比增长39%。当前我国水泥行业产能过剩等问题仍然突出:
 
    一是投资过热导致产能过剩格局更趋严重。由于国内水泥需求旺盛,企业盈利能力较强,2009年我国水泥行业继续保持高速扩张态势。
   
    当年前11月份我国水泥行业投资达到1506亿元,同比增长59.8%,在建水泥生产线418条,已核准尚未开工的生产线147条。若这些产能全部建成,我国将新增水泥产能8亿吨,水泥总产能将达到27亿吨,而国内市场需求仅为16亿吨,过剩11亿吨。
 
    二是成本上升导致行业盈利水平趋于下降。随着近期上游煤电等原料价格不断上涨,后期水泥行业盈利水平可能会趋于下降。2010年1月8日,秦皇岛港5800大卡热量的煤炭价格已达到810-840元,环比上涨15%,预计2010年煤炭价格增长幅度将达到30%左右。此外,2009年11月20日,国家发改委宣布全国非居民电价每度平均提高2.8分钱,也将增加水泥生产企业的成本压力。